(接上篇)

從《時代報》出來,因為時間離晚上的放映會還早,Carole和她先生說要帶我們步行參觀一下日內瓦。這裡應該是一個很大的車站。我發現在歐洲許多城市,把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的人很多。一是環保吧,二來很多時候騎自行車也確實比開車或坐公交方便。

日內瓦也有這樣的商店。

市區內的一個教堂。

教堂內的玻璃壁畫

因為不是周日,教堂裡沒有人,靜悄悄的。

瑞士果然是手錶之國,大街上手錶專賣店很多。

匆匆路人的影子,映在手錶店的玻璃櫥窗上。

日內瓦湖上的白朗峰橋,橋上掛著各種旗幟。

天鵝也是這裡的一大景觀。

都說天鵝是對愛情忠貞的象徵。它們果然是成雙成對的。

熱鬧的市區,也有如自然保護區一樣的野生動物,這真是令人感慨。

時間接近中午,水面的反光很強,其實挺不好照的。但天鵝的優雅依然可以一覽無餘。

再來一張湖面的大景。

除了天鵝外,也有其它水禽。這個是野鴨嗎?

市區建築

市區一景

據Carole和她先生介紹,這是老城區,很多地方都必須步行,專門帶我們來看。
我發現歐洲人對於保存歷史有著近乎偏執的熱情。 2007年一位朋友帶我參觀丹麥皇宮時,給我講的一件事情我還一直記得。他說皇宮外廣場上的青石方磚,因多年被馬的鐵蹄踏過,慢慢的出現了許多坑凹的地方,影響觀瞻,於是對此進行了修復,找些材料把坑填平再重新修整,讓廣場看起來煥然一新。
誰知道,填平了沒多久,有不少人強烈反對,說還是喜歡原來的青石磚坑凹不平的「自然」狀態,因為那就是這個廣場的歷史。
於是他們又付了比填平廣場更多的力氣,將嶄新的廣場恢復成原來的模樣,把新填上的材料統統又挖走。自此後廣場就一直那樣「舊」著,這才有品味和歷史。
請大家注意照片中我腳上的那雙靴子,那是Carole借給我的。早晨臨出門時,他們就說,今天有很多路要走,天又剛下了雪,穿高跟鞋會很冷,也會太辛苦,所以找了雙很容易走路的靴子給我穿,Carole的先生二話不說,就把我的高跟鞋裝在他的背包裡替我背著,說到出席活動前再讓我換上高跟鞋。
我長這麼大,還從來沒有人,尤其是一個剛剛才認識一天的「陌生」男士替我背鞋。於他,這好像很正常、很自然,於我,既意外,又頗有些不好意思,還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溫暖。那一瞬間的種種感動,就此永遠留在我心底。

《自由中國》的製作人黃升建在用手機拍照。我發現他跟我一樣喜歡拍照,於是也拍了他一張。

這位就是Carole的先生。他的背包裡有我的高跟鞋。他是前蘇聯人,但在蘇聯倒台之前就背棄了共產主義,趁出國的機會「叛逃」了,離在了瑞士。現在在聯合國工作。由於對共產主義邪惡的深刻認識和切身體會,他非常願意幫助推廣《自由中國》這部電影,默默的做了很多事情。
(未完待續)
【圖片遊記】《自由中國》歐洲行(8-瑞士篇
(接上篇)
從《時代報》出來,因為時間離晚上的放映會還早,Carole和她先生說要帶我們步行參觀一下日內瓦。這裡應該是一個很大的車站。我發現在歐洲許多城市,把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的人很多。一是環保吧,二來很多時候騎自行車也確實比開車或坐公交方便。
日內瓦也有這樣的商店。
市區內的一個教堂。
教堂內的玻璃壁畫
因為不是周日,教堂裡沒有人,靜悄悄的。
瑞士果然是手錶之國,大街上手錶專賣店很多。
匆匆路人的影子,映在手錶店的玻璃櫥窗上。
日內瓦湖上的白朗峰橋,橋上掛著各種旗幟。
天鵝也是這裡的一大景觀。
都說天鵝是對愛情忠貞的象徵。它們果然是成雙成對的。
熱鬧的市區,也有如自然保護區一樣的野生動物,這真是令人感慨。
時間接近中午,水面的反光很強,其實挺不好照的。但天鵝的優雅依然可以一覽無餘。
再來一張湖面的大景。
除了天鵝外,也有其它水禽。這個是野鴨嗎?
市區建築
市區一景
據Carole和她先生介紹,這是老城區,很多地方都必須步行,專門帶我們來看。
我發現歐洲人對於保存歷史有著近乎偏執的熱情。 2007年一位朋友帶我參觀丹麥皇宮時,給我講的一件事情我還一直記得。他說皇宮外廣場上的青石方磚,因多年被馬的鐵蹄踏過,慢慢的出現了許多坑凹的地方,影響觀瞻,於是對此進行了修復,找些材料把坑填平再重新修整,讓廣場看起來煥然一新。
誰知道,填平了沒多久,有不少人強烈反對,說還是喜歡原來的青石磚坑凹不平的「自然」狀態,因為那就是這個廣場的歷史。
於是他們又付了比填平廣場更多的力氣,將嶄新的廣場恢復成原來的模樣,把新填上的材料統統又挖走。自此後廣場就一直那樣「舊」著,這才有品味和歷史。
請大家注意照片中我腳上的那雙靴子,那是Carole借給我的。早晨臨出門時,他們就說,今天有很多路要走,天又剛下了雪,穿高跟鞋會很冷,也會太辛苦,所以找了雙很容易走路的靴子給我穿,Carole的先生二話不說,就把我的高跟鞋裝在他的背包裡替我背著,說到出席活動前再讓我換上高跟鞋。
我長這麼大,還從來沒有人,尤其是一個剛剛才認識一天的「陌生」男士替我背鞋。於他,這好像很正常、很自然,於我,既意外,又頗有些不好意思,還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溫暖。那一瞬間的種種感動,就此永遠留在我心底。
《自由中國》的製作人黃升建在用手機拍照。我發現他跟我一樣喜歡拍照,於是也拍了他一張。
這位就是Carole的先生。他的背包裡有我的高跟鞋。他是前蘇聯人,但在蘇聯倒台之前就背棄了共產主義,趁出國的機會「叛逃」了,離在了瑞士。現在在聯合國工作。由於對共產主義邪惡的深刻認識和切身體會,他非常願意幫助推廣《自由中國》這部電影,默默的做了很多事情。
(未完待續)